摘要:1月8日,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开幕,深圳市市长陈如桂代表深圳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透露了2020年深圳对教育重点工作的部署。
报告提出,今年将聚焦“七个有”的目标(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深圳要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努力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在着力推进幼有善有方面
陈如桂说,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普惠、一流品质,高标准办好学前教育,新增幼儿园学位2万个以上,努力实现公办幼儿园在园儿童占比达到50%。实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行动计划。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
在着力推进学有优教方面
陈如桂说,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制定教育先行示范的行动纲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增学位、提质量、促均衡,发展更加公平、更加优质的教育。坚持高强度投入、高水平建设,用三年时间新建和改扩建公办中小学146所、新增学位21万个,新建和改扩建公办普通高中30所、新增学位6万个以上,努力让学位紧张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教育作为重要民生,政府继续加大投入
教育发展,投入先行。伴随着深圳的快速发展,深圳的教育投入一直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在教育先行示范、“把教育短板变为发展潜力板”的背景下,深圳更是加大了教育投入力度。
要把教育短板变潜力板,还要先行示范
城市飞速发展,人口急剧膨胀,包括教育在内的一些基础设施还没有完全跟上城市发展的需要,成为深圳发展的短板。“要把教育短板变为发展的潜力板”显示出深圳对教育现状和重要性的深刻认知,以及补短板的决心。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双区驱动”的重大历史机遇下,深圳教育肩负着新的责任和使命。今年8月发布的《意见》)提出,深圳要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其中在教育上要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
“深圳最终能否做到全面先行示范,实际上取决于民生幸福标杆能否真正地形成。可以说实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建设法治城市、文明城市,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民生幸福,否则‘先行示范’则失去了意义。”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凤亮指出,而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全力增学位,缓解学位紧张问题
作为中国最大的移民城市,与近年来不少地区生源下降、学校数量减少趋势不同,深圳的就学压力呈逐年增加之势。70%以上的义务教育学位和55%以上的公办义务教育学位提供给非深圳户籍学生,比例全国最高,规模增长最快。
一组数据显示,2010年,深圳小一、初一新生分别为11.8万人、8.5万人,而2017年分别为18.19万人、10.82万人,增幅分别达54%、27%。可见深圳学位压力之大。去年中招后,有关公办普高录取率下降到近46%的消息也引发了市民普遍焦虑。
解决学位尤其是优质学位供需矛盾是未来一段时间教育的重要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高强度投入、高水平建设,用三年时间新建和改扩建公办中小学146所、新增学位21万个,新建和改扩建公办普通高中30所、新增学位6万个以上,努力让学位紧张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在学前教育方面,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普惠、一流品质,高标准办好学前教育,新增幼儿园学位2万个以上,努力实现公办幼儿园在园儿童占比达到50%。
将实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行动计划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着力推进幼有善育,实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行动计划。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婴幼儿照护问题逐渐成为“生育焦虑”的痛点。2019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和组织实施,为此前处于政策空白状态的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行业,首次提供了国家级的发展指导意见。
去年9月,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就曾召开“深圳市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讨论会,会上披露的一项针对1801个家庭数据的调查显示,深圳市总体托育需求率为34.8%,而深圳婴幼儿家庭的入托率只有5.1%。未入托育机构的主要原因有“附近没有接收3岁以下孩子的托育机构”和“费用太高”等。